兰州理工大学bbs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06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书摘|2018年暑假第五篇

[复制链接]

257

主题

257

帖子

1111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11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1-6-6 03:43:3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朱自清和叶圣陶、夏丏尊一起被称为“民国语文三大家”,叶圣陶更是评价他:“就语文教学方面来说,他真是一个全才。”

国文有三大困难:第一,无论是读是作,学生不容易感到实际的需要。第二,读的方面,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词汇的扩展,字句的修饰,篇章的组织,声调的变化等。第三,作的方面,总想创作,又急于发表。不考虑实际的需要,读和作都只是为人,都只是奉行功令;自然免不了敷衍、游戏。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,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。

教学生能自己观察,自己思想,本来很难。上讲堂东引一个文学家,西引一个文学家,这儿捡一点,那儿凑一点,可以说得天花乱坠,学生也乐意听。可是东风过耳,听完了除了几句口头禅,还有什么留着?理想的老师不但想到学生的耳朵,还想到他们的脑子。他得先将自己所要讲的仔细想过,再和学生认真讨论,即使面红赤耳也无妨。也得让学生认真多读书,养成他们自己的判断力。无论精读泛览,要读要览才有用;一纸书目,虽天天花样翻新,只是装修门面罢了。

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,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、句法、章法。诗是精粹的语言,有它的独具表现法式。初学觉得诗难懂,大半便是因为这些法式太生疏之故。学习这些法式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,多少应该像小儿雪语一般;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。

总结起来说,关于了解和欣赏应该特别注意的有三点:
一是语言的经济。注意句读停顿多少与力量是否集中。
一是比较的方法。讲散文时可用诗句作比较,讲诗时可用散文作比较。
一是文字的新变。一个作家必须要能深得用字的妙趣,古人称“炼字”,便是指作家用字时打破习惯而变新的地方。

思想、谈话、演说、作文,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,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;思想可以独自随心所向,谈话和演说就得顾到少数与多数的听者,作文更得顾到不见面的读者,所以越来越需要条理。

但是诗绝不只是一种消遣,正如笔记一类书和小说不是的一样。诗调平情感,也就是节制情感。诗里的喜怒哀乐跟实生活里的喜怒哀乐不同。这是经过“再团再炼调和”的。诗人正在喜怒哀乐的时候,绝想不到作诗。必得等到他的情感平静了,他才会吟味那平静了的情感想到作诗;于是乎运思造句,作成的诗,这才可以供欣赏。要不然,大笑狂号只教人心紧,有什么可欣赏的呢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兰州理工大学论坛  

GMT+8, 2025-5-4 12:54 , Processed in 1.908381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